大三上学期的总结

  失败与重生

Posted by     Keyon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on January 22, 2019

原本想以年度写总结,但这学期给了我太多触动和颠覆,不得不写。

这学期的状态,我很不满意,无论从过程还是结果来看。我想,如果用且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半年,就是真真正正地承认失败

这半年,重修8门课、考托福、去健身房健身、养了一只猫。结果是:重修的分确实都比原来高了,但主课倒变差了;托福准备了不到两个月,分惨不忍睹,今年转战雅思;健身房健身坚持了一整个学期(除了考试周没去);猫咪健康养大并带回了家,暂时来看家里人很喜欢它。

对这种结果的反思无非就是,如果作息更规律些,游戏少打一点,再多压榨一点自我满足感,也许结果会变得更好。

若是仅仅只看到了这一层失败,这篇浮皮潦草的文章也就这样结束了。可我想说的是彻头彻尾的失败

1

记得大一的时候室友天天吵吵GPA这不行那不行的,把分数看得特别重,我对此很不屑,都大学生了,还天天分数分数分数的。

在那时的我看来,真正重要的实总结起来只有三个:通识、品味、创造。通识对应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,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高阶工具;这个世界上好东西与坏东西同时存在,好的品味能引导你找到真正好的事物;而创造则是人实现其价值的最有力的方式。

每学一样东西,我都会让它从这三个词中滤一遍,即所学东西能否使我多一种有力的解释工具吗?是否能培养我对某一学科的品味,带我寻找某一领域的最少必要知识?能否将新学的东西与已有知识或技能相结合,创造出我原本不可能创造出的新事物?

我几乎将这种自我检验的方式视为真理,将分数这种压力测试视为鸡肋。在他人对GPA孜孜以求时,我自以为掌握了个人发展的最优解。

结果是,成绩好的同学拿到了学校的资源,而我只有眼红的份。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,把时间推到半年前,我也许还会委屈巴巴觉得我也很努力啊,可我想要的那份资源与认可怎么还没落在我头上呢。

现在来看这种想法简直愚蠢至极,既然想要这个教育系统的资源,那努力的方向必须是这个系统的评价体系,卯足劲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提高顺位。那个曾看不上的分数,则是这个巨大教育系统最认可的评价体系,任何不在这个方向的努力全是白搭,除非有超凡的勇气与能力跳脱出这个体系,否则分数才是最有效的证明能力的方式。

那些你觉得傻逼的相亲条件亦是同理,若不想成为对方相亲的目标客户,则不需理会对方的评价方式,毕竟你不需要对方的资源。

然而愚蠢是可以被原谅的,不可原谅的是自以为是。我若不是固执的认为我找到的路是最优解,看到周围成绩优秀的人尝到甜头的时候,在“我也想要”的心态驱使下我起码能改变一点点我对分数的态度,多注意一点每一科成绩的构成,认真对待哪怕占比不多的平时成绩。

愚蠢不是邪恶,自以为是和骄傲自满才是。

不再高估自己,低估他人,发自内心的承认不同的事物,尊重不同的人不同的追求,是我学到的最深刻的一课。曾经的室友仍说自己条件不好,可均分已经高得我极其羡慕;高中好哥们从大一就开始准备出国,准备的充分程度是我这个半路出家不可企及的。

诚然谁都有年少轻狂,但能及时意识到这从根本上来讲只是一种童稚状态,才是真正的成熟。

2

再来讲讲压力测试。

这个学期刚开始的时候,我面临着8门课重修加6门主课,把它看作是未曾面临过的巨大挑战。

在这挑战面前,我乱了阵脚。原本早睡早起的习惯消失无踪,松散了对时间的管理,而且常常抓起来一本书就开始复习,没有任何系统与条理,学的东西也未成框架。

总之,状态很糟糕,成绩也一样。

我突然明白,一个人的抗压能力在一种舒适的环境中是完全无法体现的,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坚强,但在真正的压力测试面前,抗压能力才真正显现,即在巨大压力下,保持稳定的进步,维持生活秩序的能力。

然而事实证明,裸泳的人是我,生活秩序在压力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,dS>0,我对自己娇惯的时间太长了。

不仅如此,我还高估了自己的成熟度,我一直深深地认为自己属于理性派,这半年里,我却成了最需要别人提供情绪价值的那个人。

读到这页《加缪手记》时,我羞愧万分:

一个人在追求他的爱好时,同时也在体验他的痛苦——这就是爱好的砝码、订正本、平衡物和代价。一个人如果学会——而不是纸上谈兵而已——孤独地去面对自己最深的痛苦,克服那想要逃避的欲望以及有人能与他“共苦”的幻觉,那他还需要学习的就所剩无几了。

这他妈才是成熟啊,真是差远了去了。

3

总之,这是个全面失败的半年,无论从观念上、心态上、做事上、结果上、全败。

还好我只做对了一件事,花费了脑力、体力、精力、真正地承认它、面对它、反思它、改进它。

读周航的《重新理解创业》,他所讲的具体方法论我全忘了,让我钦佩且震撼的是,他向内观时,面对内心的那种真诚以及剖析自我的那种毫不留情。

也如他所说,人的终点即是败亡,既然人终有一败,那么在最后的失败之前,所有的失败皆可接受。

往后的日子,少吹逼,多做事,抛掉优越感,放弃表现欲,心态彻底开放,从重新早睡早起开始做起,学会把巨大任务拆解,针对每一天做好时间精力管理,少睡午觉少打游戏少看番,一心只刷圣贤分。

相比别人,我多花了两年时间找到了目标,应该还来得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