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ilosophy
亚里士多德(Aristotle)
亚里士多德的道德理论力图阐明:什么是真正的幸福?怎样使人变得幸福?
先来介绍两个术语:外在价值(extrinsic value)和内在价值(intrinsic value)。
外在价值的含义是,认为一件事物的价值在于它是能帮我获得其他事物的手段,而不在于它本身。比方说我喜欢健身,并不是因为我喜欢健身这项运动,而是因为通过健身我可以获得身体健康。于是,我追求的是健身的外在价值。
内在价值的含义是,认为一件事物的价值在于它本身,而不是它能帮我获得其他什么东西。比方说我喜欢做音乐,我并不是因为做音乐可以给我带来金钱名誉,而仅仅是因为做音乐会让我觉得很享受。于是,我追求的是做音乐的内在价值。
然而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是不矛盾的,它们可以同时存在。比如我追求健康,是因为拥有健康让我有一种很好的感觉,而且好的身体状态还能增加我的工作产出。于是健康对我来说,是同时具备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。
但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世界上所有人都追求其内在价值的呢?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事情是存在的,即幸福(happiness)。
但什么是幸福呢?亚里士多德给我我们一些幸福的特征,以便我们在寻找幸福的过程中作为参考。
一是完整性(complete),一旦拥有幸福,你便不再需要其他的东西作为补充了;二是可完全通过自己获得(obtain on my own),即真正的幸福,我们不需要依靠他人来获得。
最后,据亚里士多德所言,获得幸福的方式在于对理性的践行(the exercise of reason),即沉思的生活。
Psychology
行为主义(behaviorism)
约翰·华生(John Watson)是行为主义的创立者,他认为心理学家应该只研究可观测的行为,而不是心理过程。
约翰·华生观察肌肉运动规律,并把它当作思考的一种体现。比如他认为喉部运动可以体现人的思考动作,因为对小孩而言,思考就是与自己对话,当小孩长大后,这种与自己对话的行为变得隐蔽,但依旧可以视为思考行为的特征。
手语交流的聋哑人则是用手部的肌肉活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,所以对他们来说,手部的肌肉运动可以体现他们的思考动作。
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肌肉活动来测量思考,这就是机动理论(motor theory)。
介绍一个被威廉·詹姆斯(William James)发扬的一个概念:观念运动(ideomotor action)。观念运动是一种我们无法察觉的运动,如你在闭眼时,想象在你左边的事物,你的眼球会向左运动,如果想象右边的事物则恰恰相反。
除了机动理论,还有有其他解释肌肉活动与思维相关的理论,但没有一个理论能给出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。
Sociology
模因(Meme)
模因被定义为人与人之间复制的信息,你所熟知的词汇,你学过的科学理论,你所了解到的客观规律,都是人与人之间传递的模因。
信息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不是什么新鲜事,但是将这个过程定义为模因的传递的重点,在于我们能够将其与基因的传递相类比。
我们把基因定义为将生物信息传递到下一代的复制器,通过类比,我们了解到模因也是通过复制并使文化信息代代相传,因此模因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复制器。
成功的复制器必须具备三个关键特征:寿命长(longevity)、繁殖力好(fecundity)、准确性强(fidelity)。
首先是寿命长,复制器存活的时间必须足够长才能进行复制并将信息传递出去,复制器存活的越久,其信息得到复制和传递的几率就越大。我们由于各种原因记住了这些模因,它们因此具有长的寿命。
其次是繁殖力好,繁殖能力指的是大量繁殖后代的能力。与基因同样,模因也能大量繁殖。
最后一个特征是准确性强,准确性指的是复制过程的准确性。准确性是基因传递的一个核心原则,但对于有些模因来说,准确性却不是很重要,代代相传的故事不能做到一字不差,但故事的内容基本不变,也能使其传递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