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粱一梦三十年

  写于不眠夜

Posted by     Keyon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on July 23, 2018

1

爸爸曾经的一个工友(我应称之为大爷)曾技术移民到了澳洲,这位大爷向父母描述了珀斯的种种好处,父母再对比一下他们的当下处境,于是他们一致觉得出国移民是一条最好的出路。可惜他们已经无力跳出自己的阶级,在看到我学习还不错的情况下,他们把移民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。

爸爸不善言辞,只是偶尔说说从大爷那里听说的国外的好处,妈妈则充分发挥了她的热情,不遗余力地从古今中外、正反上下论证出国的好处,力图影响我的大学乃至人生目标。

但这些只能招致我的反感,在我看来如果我的人生志向就此被他们改变的话,那么我和傀儡没什么差别。

于是我打心里抵触他们对我的洗脑,他们说国外这样那样好,我就用“你们听到的都是些二手信息”、“你们又没出国看过”诸如此类的话反击。

我想为自己活着,我想掌控自己的身体和时间,而且这两年我确实掌控了自己:我认真对待自己的内在动机,自主规范作息,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而乐此不疲,但就是不考虑出国这件事——就算他们描述的是真的,我也希望是因为自己想通而不是受他们影响才选择出国。

今年年初我去了一趟新加坡,真正见识到了这个国家的种种好处之后,我才认真考虑出国留学这件事,可惜我之前未在学校的评分系统中作出多少努力,为了能走通这条路,我打电话告诉我妈:“我要出国,希望你和爸能在更好的医疗条件下多活十年。”

打电话那一天,这句话把我自己也给骗了,我真的让自己相信我是为了父母才选择出国留学的。

可是如果我是真的想为父母好,我他妈的在一开始就会努力完成我爸妈愿望啊。

妈妈说起出国时只会说她将会多么多么的快乐,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会想你怎么不考虑我走这条路会不会快乐啊,后来我会想你好歹说几句出国对我的好处啊。

总之,我对她这种直白的功利不屑一顾。

现在我猛然醒悟了,最低级的原来是我,我一直都在利己却从来没承认过,我太虚伪,相比之下,我妈比我坦诚太多。

2

也许是我从很早开始就默认自己对别人不重要,所以希望做更多的事来换取关注。

于是我发现了一个极其容易获取别人关注的方式,就是幽默,当我把其他人逗笑的一瞬间,所有人的注意力会短暂的聚焦在我身上。

但这种注意力的聚集来的快去得也快,于是为了获得快感,我不得不把自己锻炼得很会逗笑,后来我明白了一个词叫哗众取宠。

但是每一次的幽默过后,我都会独自缓和好久,在学过心理学过后,我明白了这叫内向人格。

就这样,我费力地索取着廉价的归属感,直到有一天,一个女孩竟然在我没有付出精力的情况下,无条件地给我了关注。

这在当时的我看来是无法理解的,我像躲傻逼一样地躲着她,她也因为得不到我的正反馈而失望,当我反应过来的时候,她已经离我远去了。

这是我从女人身上学到的第一课:放弃这种廉价的存在感,别在乎别人怎么看待你,你有你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。

后来,接触到了一些很优秀的女生,可我太怂了,从来没去追求过,于是我眼睁睁地看着她们成了别人的女朋友。

这是我从女人身上学到的第二课:敢于主动争取自己想要的资源。

于是,学到这两课,我觉得我成熟了,我主动追到了女朋友,并且不再揣摩别人怎么看待我了。

但我绝望地发现,我一直想摆脱的那些,那些造成我无数悔恨的那些,根深蒂固地还在。

那些你最不想从她那听到的词,你还是完完全全地接到了。

今晚,经历的失望使我彻夜难眠,我想把这些想明白。

3

所有人际关系,包括亲情、爱情,都是实力间的博弈,而不是你自以为的深情。

一段感情里,起初的细心呵护,都是有利可图;后来的磨合争吵,都是夺权拔河。

人说到底,爱的只是自己,甚至我们爱的只是那些让我们自己感觉良好的人。

在长出厚实的羽翼之前,你的心里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。你可能觉得那个不需要你费心维持关系、不需要你说无用的废话的姑娘从未出现过,可是你有没有想过,就算她出现了,你又能拿什么去交换。

失败者的眼泪,年轻穷人的精液,不是用来交换的筹码,而是不合时宜的东西。

4

这篇文章,没有几个人会看,更不奢求谁会懂。

相信我,这只是一个傻逼的满纸荒唐言。